近日
信義光伏(蘇州)有限公司
智能微電網項目順利投運!
該項目集余熱利用、光伏發電、儲能設備、工業生產負荷于一體,實現“源網荷儲”協同控制、負荷就地平衡,將有力支撐電網和企業綠色高效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不僅是張家港規模最大的微電網,也是蘇州首個大規模自平衡微電網。
“我們車間的全自動生產線對供電穩定性要求極高,建設屬于自己的微電網,既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又能充作電力供應的‘后備力量’,保障電能質量。”該公司電氣負責人王峰說。
了解到企業的建設需求后,國網張家港市供電公司立即組建服務專班,多次上門調研,并利用電力大數據分析,推進“供電+能效服務”,結合企業用能結構和能耗水平,為其量身定制智能微電網建設方案。
此前,信義光伏已利用35萬平方米的閑置屋頂建成41.93兆瓦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利用太陽能裝備用輕質高透面板窯爐產生的煙氣余熱建成18兆瓦的余熱發電項目。2024年12月,在服務專班的指導下,該公司投運了17.25兆瓦/50.16兆瓦時的電化學儲能電站,該站充、放電的功率達17.25兆瓦,可儲存電量50.16兆瓦時,全部用于廠區內生產負荷用電,就近接入企業內部電網。至此,該公司微電網的各元素齊備。
要讓智能微電網實現高效運行和精準控制,僅憑固定規則或人工經驗的簡單反饋控制遠遠不夠。建設過程中,國網張家港市供電公司服務專班協助信義光伏建成一套能量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孿生、全景展示和3D可視化技術,對各元素實現統一調度管理。“能量管理系統就好比是微電網的‘智慧大腦’,可對各發電單元、儲能設備、用電負荷的運行數據進行集中處理,通過預測光伏、余熱出力和用電負荷,可自主制定儲能‘跟隨式’充放電策略,實現源網荷儲協同運行,一定程度上達到內部用電自給自足。”國網張家港市供電公司營銷部六級職員周俊介紹,在電網用電高峰時刻,企業還可以通過儲能、自備電廠參與需求響應,助力電網保供。
據測算,該企業微電網最大具備35兆瓦的電網互動調節能力,日常可開展7500千瓦填谷和2500千瓦削峰調節。“微電網起了大作用,我們基地現在清潔能源年發電量可超1.8億度,占總用電量的25%,通過能量管理系統進行靈活調度后,每年預計可節省用電成本超9000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7.9萬噸。” 王峰說道。
近年來,國網張家港市供電公司加快推進典型智能微電網項目建設,并推動其接入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從而實現統一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覆蓋全場景類型的3個智能微電網項目。
張家港房產網App
好房隨時掌握